對於周星馳的印象到底是什麼?他拍片、導片,我們從來就不知道何謂最真實的周星馳。上承《東邪西毒》與《西遊記》,從王家衛、劉鎮偉到周星馳自己,這一貫的脈絡下來,周星馳遵循著怎麼樣的傳統與思考?
我想,一切業因都在於執著與逃避。想愛又不能愛的逃避。
歐陽鋒離開了西域,因為所愛嫁給了他的大哥,對方就變成了伸手卻不可及的人,自己遠走他鄉,欲以沙塵掩埋自己的過往,但徒勞無功。風沙留下了更多歲月,更多的刻跡,更多的淚痕,心中的愛隨之舞動:孫悟空為了救其所愛,與觀音發誓,此生不可再碰情觸愛,所以極力的從愛中抽離,不敢回望心中所冀的現在與過往。他是愛了一萬年,這一萬年夠讓他牽掛的了,他無法割離的是自己;陳玄奘不敢面對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心。所以他努力掩飾,告訴自己一個遙不可及的念頭,自己無法領悟的念頭。愛過,才知道苦痛。要渡一切苦厄,就得經過重重關卡。
降魔篇,陳玄奘降的是自己心中的魔。
人最終面對的都還是自己的心,心中的自己。無論頓悟與否,無論面對的是何等神佛,信仰的都是自己的內心,與之對話的都是自己的內心。不要把自我推離,自我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面對自己的慾望,才是真實面對他人的時刻。酒肉穿腸過的意象並非真實,玄奘不會真的放下,他也放不下;在《西遊‧降魔篇》裡,他頂多只能作到面對,而不是放下。玄奘降了魔,降了心中無謂的執著與懼怕。深切的擁抱別人,深切的面對愛,才是讓自己完整的方式,其中無關佛法,無關考驗,只是自己願不願意成就自己而已。總是差了一點點,指的是對愛情的肯認與體悟。酒肉穿腸過?師父也認真的面對自己想要吃肉的慾望。有何不可?
藉著佛法的意象,周星馳走了自己的詮釋。他很入世。
兒歌三百首代表的純真,就如同人生不斷的毀敗拼湊重生,才能片中所指涉的佛法,而毀敗、拼湊、重生的立基點都在於愛情,人不經歷愛的淬煉,終究沒有力量,終究只能像個旁觀者,以天真的手法看待世事。「你有過老公嗎?」看似搞笑的一句話,背後深藏著多少深沉,不能被玄奘理解的吶喊。陳玄奘不會有老公是正解,他不在狀況內也是正解。就差那麼一點點,這一點點就是愛情。愛情不用永恆,只需當下。
當下,即是永恆。
段小姐亦是,驅魔人,驅了玄奘心中的魔,也渡了玄奘。
話雖如此,我想語帶保留的說,《西遊‧降魔篇》不夠美。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雖然都有自己的執著與想望,之所以成妖亦繫於此,難以真實的面對自己;但僅為強而有力的暴力所收服,而無更深入的探求。這些都是下一集的伏筆,如果有下一集的話。
總體言之,這部片很好笑,裡面幽默的梗多有,我在戲院中笑的很開心,也充塞著周星馳的特質。值得一提的是,我喜歡開頭的節奏,小女孩被吃的同時,我的心中充滿了吶喊。周星馳表現的絕望很動人,可惜那只是個中繼,於片的主軸並無太大的作用,而顯得些許突兀。
此外,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周星馳始終無法讓笑點更深層,使得片中的寓意跟笑點分得好開。翻玩亦是,無可避免的又出現了獅子吼、天殘腳、如來神掌這些在港片,或是功夫之中已用到爛的梗,但是都無法融入使片子更有深度。
周星馳,還差了一點點。難以跨越的一點點。
至於演員不需多言,絕佳,尤為文章,一次次都讓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