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13231329702042906  

 

  陳可辛的《海闊天空》承襲了《投名狀》的三角關係,敘述三個像兄弟般的朋友一起奮鬥成功但理念有別而相爭的故事;而故事中的旁白,則一律由衝突點的調合者擔任。但是很有趣的是,其實故事並不存在著單一視角,但又並非全知觀點──我們的視線,隨著導演的揀取而轉動。
  此外,相同的亦是它們改編成真實事件,或許其精神吧,畢竟不是一比一的貼合。但在《投名狀》中,經過的時序不長,在有限的播映時間內,相當緊湊而毫無冷場;但是在《海闊天空》當中,反因時序過長,故許多重要事件即如蜻蜓點水般帶過,而轉折之處未竟,讓整部片處處充滿著斷裂。
  這某種程度上是傳記電影的弊病,《鐵娘子》如是,《翁山蘇姬》如是,甚至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亦復如是,我們很難從角色的生命瞭解全貌,只能片斷式的知道角色發生了什麼事。生命並不是遇到傷害就能夠再從另一個地方爬起來,而終究這部片是藉由眾多的勵志名言架構起來,好像本片就是為了證立這些句子而生。
  諷刺的是,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看似格言式的句子,無論是否有理,都紛雜的處於生命之間。或許是力量,或許是嘲弄,但無論如何,它們都是用過即丟的消耗品,這竟然也為本部片找尋到定位。
  好可惜。當然我相信陳可辛並沒有嘲弄的意圖,但看著別人口中不斷敘述的中國,呈現出來的力量卻是如此的單一且鬆散。被定型的中國,看不到多元性的中國,被刻意呈現的中國。到底可惜的是陳可辛,還是本片所傳達的制式故事?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我相當喜歡裡面藉由歌曲串場的方式,十足的把希望、情境與愁緒表現的相當到位,渲染力相當強。這些都是時代中的代表歌曲,緊緊的把一切都收束在一起。但也回應到前段,這是否也會是制式故事的一環?
  這部片在大陸或是香港都獲得相當優秀的成績,或許也代表了某種理想的斬獲與紓解。但什麼是中國,反而就像是片中所言:「一個人要說的話都在他沒說出口的部份。」這很耐人尋味,這部片未指出的到底是什麼?或許才是本片的核心。
  啊,差點忘了說,這部片的原名叫《中國合夥人》,《海闊天空》是主題曲。但為何反成為片名,就不得而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大口 的頭像
    周大口

    蹲在書架上的人質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