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049418-3118790  

 

每個人看文本的角度不一樣,這是框架,或者也是侷限。
而我,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作品,首重為人。並不是所謂的「人性」,我覺得這個詞太過於泛濫且不知所指;人應該是立體而多面向,並非顯露出什麼特質就能稱為「充滿人性」。

至此,面對《地心引力》,我想了很久,它不啻是厲害的作品,但可惜這部作品中,它沒有「人」,我看到的是一堆符號。前溯該導演的作品,像是《人類之子》,人都被符號化了,它們都只是平板的帶出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意象,卻沒有任何模糊的空間,也就是,他們都長的不像是個「人」。
導演的精準,從人物的飄浮感覺便清晰可見,說真的我很訝異他到底是怎麼作到的,背後需要多大的想像力與實踐力支撐著他的精準。
但很可惜的是,他的劇情以及意象也都太過於精準,節奏也是,讓一切看來都太理所當然,更或許有些廉價──簡言之,就是公式擺出來,把東西丟進去,就好了,這不叫創作,就如同方文山的詞一樣,這叫堆砌。
某種程度而言,這是好萊塢電影的通象,所以即使《地心引力》沒有大爆破或是大場面,也或者不像一般好萊塢電影般的起伏,但它其實很典型,透露於字裡行間。

我對少年PI也是一樣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大口 的頭像
    周大口

    蹲在書架上的人質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