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咖啡館》是部相當玄妙的片子,片中有兩條支線,一條為深信存為深信存有「精神伴侶」的男子遇見另一位更契合的女孩與妻子離異,對於自己動搖的信念無所適從;而對一條卻是母親深愛且欲佔有的唐氏症孩子,迷戀另一位女孩,但被雙方家長強行拉開的故事。
看來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兩條線,在片中交錯著,又參雜了當下與過往,時序混雜又實有秩序。或許也能說是種刻意的堆疊,但也隱然透露著諸線之間的關係。看到後來,才發現其實故事並不複雜,但因為多重視角的轉換、彼此相互對照,實則抓不出真正的故事主體,這應該也是後現代主義下相當典型的產物──其中的角色需要彼此依存、證成,故事才得以成立,卻看不到哪條主線能夠獨立的貫穿其中。
真的要說,我認為主線還是在戲份最少的妻子,他是故事中的樞扭,因為她的存在,得以把當下與前世串連起來。前世出現於妻子的夢境當中,而如同她朋友所質疑的:「這真的是前世嗎?」站在旁人的眼光這的確相當詭異,但她只回了一句話:「我只是要為這一切找到一個理由,不然除了死我沒有別條路。」相當漂亮且動人。到底是真的前世還是某種編纂出來的理由(更何況不管是哪種我都覺得薄弱了),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怎麼在發現信念已經崩壞時找到應有的理由,說服自己,重新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這真的很難。
無論是痛苦還是華美的外貌,或許也具有一切幸福的條件,故事中的角色一直在尋求自己內心的平衡。這其中承受多少的壓力,總在夜裡或者是不為外人道的處境中,再帶有點迷幻色彩陳述其中的苦痛──或是刻意忽視,或是尋求解答,或是強硬的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這些都是選擇,或許沒有對錯,但好像也只能如此;而當原諒,就是彼此放下的開始。
嘿,講了那麼多話,其實這部電影很美,一切看似做作的橋段,都被他的畫面弄的炫目神迷,沉浸在不可自拔的朦朧之中。腦中充塞著霧氣,暖的令人沉醉。我想,導演沒有真的想要提供什麼解答,而原諒是美好的,體諒了,理解了,心才能溫暖的放下而不帶仇恨。所以,或許對於本片的調性而言,似是不得不的選擇。
而花神咖啡館是首歌,也是兩條線之間的串連。歌本身不多言,究竟還是要親自聽才能夠確認,融於電影中的深意。
PS 這張照片超美,宛如新生般的愛情,自始緊緊相擁。
啊,就是這首,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