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的簡介不看也罷。有監獄,有音樂,這種組合偃然 是一種完美的音樂勵志片:一個女孩藉由鋼琴改邪規正的故事。

  這種相當制式化的題材套用相當泛濫,除了音樂(當然其中也是我有很喜歡的電影,像是《聽見天堂》),還有國標: 幾乎都如出一轍,毫無新意(《熱舞騷莎》可能少數的例外)。
  這部片的一開始,看到一群燕子成列高飛,畫面的下半部是柵欄,昏沉沉的日暮,拉開了整個序幕。一個女孩從床上爬起,背後一人直立,背對著。在畫面中,呈現著背光,所以其實只能看的到人形;女孩從人形身上取了一根煙,點燃。
  畫面很沉靜,也埋下了個伏筆:那個人在監獄中上吊了,而 女孩無動於衷。
  老婦人是獄中的鋼琴教師,與所聘用的搬運工,想要把鋼 琴搬進監獄。警衛因為搬運工有前科,所以不讓他們進入; 至此,警衛跟教師一同搬著鋼琴,而嘩啦,窗邊高處落下了水,和掙扎的魚,砸到了鋼琴。那是清潔工在清理魚槽時不小心所致,而典獄長在敘說這件事時,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警衛的拒絕顯示著監獄的制式,而典獄長所代表的不僅是 對音樂的漠視,落下的魚也代表著裡面人的命運;茍延殘喘的呼吸墜落著。那沒有希望。
  片子的基調完成了,等待的便是救贖。
  而救贖的媒介是什麼?不是音樂,這部片與救贖無關。同時,出乎意料的,它也不是一部音樂勵志片。
  女孩是一個音樂天才,而因為殺人被關進監獄。繼父意欲把她塑造成莫扎特,而在小時候說不學鋼琴的同時,被繼父所強姦;至此,古典音樂在她的人生之中便不是執著的部份,嫉世憤俗的暴力與絕望才是,還有不為教師所喜好的黑鬼音樂。
  教師發現了女孩的才華,便要她參加比賽。而教師一開始就明言了,要女孩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女孩;依我看來, 對於典獄長而言,要的是門面;但對於教師而言,要的是什麼?劇情在後面慢慢展開:她自年輕時便是有為的鋼琴家, 但是其女同志伴侶是一個共產黨員,被納粹所制裁。至此,教師就很陰暗的走過她的人生,並緬懷著她的過往。
  至此,尋求救贖的,是教師;她從女孩的音樂中看到了希望。
  而女孩,穿插於自我與教師的希望之中。她生活於自我的中心地帶,音樂是她的反叛形式;而一開始被帶到音樂教室 的同時,因為態度不佳被教師所拒絕。至此,她憤怒,並傷害了勸架的獄卒。在關禁閉的生活中,選擇彈琴,便成為了呼吸的唯一窗口,雖然那是她意欲逃避的古典音樂。
  直到參加比賽的一刻,她也還是抗拒著。空手擊碎準備室 廁所的鏡子,流下的鮮血代表著掙扎之下所產生的傷害。對 抗這整個體制,暫且屈服著。初試便獲得了好評,卻又在傷後的醫院意欲逃跑。無路可走之下,衝向落地玻璃,人被彈了回來。再再都代表著她無法逃離。一切的掙扎顯得可笑且可 憐。
  至此,她選擇了服從。
  而她也重拾了鋼琴與自信。
  但是她的服從,當然一方面是體制的桎梏,另一方面是對 教師的認可。直到他後來受到被她傷害的獄卒,故意將她關在討厭她的室友之後,一切都變了調。那些獄友近以虐待的方式摧毀她的拾起的自尊,並用火燒她的手;而獄卒故意視而不 見。女孩為了自我保護,便失手殺了獄友。
  至此,女孩當然沒辦法再出去比賽。教師偷偷把她偷渡了 出去。於此,女孩發現到她的父親有去教師的家中商談,並憤怒着著這一切的騙局。父親的出現其實有點曖昧不清,不太清楚他的定位,但也間接證實了他強姦女孩的事情,也希望女孩可以在音樂上再站起來。
  但事情並非騙局,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師個人的意思, 並冒著這個風險,信任著眼前任性的女孩,並告訴女孩她年輕時的往事。至此,可以看出教師想藉由女孩獲得救贖,以補足女伴動人的靈魂卻被制裁的空洞;但更多的是對於女孩音樂天份的憐憫,她不願看到那麼有才氣的靈魂亦同消逝
  教師把女孩帶到了會場,警察也發現女孩逃跑的事情,並在女孩初上台的同時,抵達後台。教師阻止他們,希望可以 彈完這四分鐘。女孩一開始中規中矩的彈了準備已久的舒曼,而後,參入了黑鬼與敲擊,現在跟過去的自我交織著,炫爛的技巧得到了全場的掌聲。那是女孩唯一表現自我的時刻, 一方面是對於自我的解放,另一方面卻是對教師的感激與同情。既然未來已沒有光明,既然又有舞台,那當下,那就是她的全部。
  而女孩在謝幕時,四周警察上衝,順勢銬住女孩的雙手……
  整部片最鮮明的象徵就是手銬。從女孩在關禁閉後上鋼琴, 便被手銬所束縛著。這樣要怎麼彈琴?獄卒很無奈的說這是為了保護教師,並警告教師別離女孩太近,否則手指會被女孩所噬咬。
  第二幕是典獄長請記者拍照作宣傳時,女孩應典獄長的需 求而彈琴。但女孩卻要求反手,銬上手銬,而背對著鋼琴彈。
  第三幕是最後女孩彈完鋼琴謝幕時,後方的警衛衝上反銬手銬。
  手銬當然代表的是一種侷限。在第一幕中,教師無奈,把彈琴的活動,變成了讀譜。唯在第二幕當中,便顯現出不遜,一個鄙視的眼神,凸顯了監獄體制在現實之中的碩大,唯在女孩的心中,是不值得正視卻又不得不碰觸的。第三幕中,女孩謝幕的姿勢實像欲飛翔的鳥,而啞口。她不可 能飛向想要到達的地方,不得不面對的還是以往自己給自己的束縛。
  終究回應了開場,呈人字型的燕子高飛,於此,與女孩後仰的雙手,成一對比。再怎麼也飛不出牢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周大口 的頭像
    周大口

    蹲在書架上的人質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