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影肆 (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210261044542006624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人生的缺憾是什麼?對於劇中的兩個媽媽或各個老師,答案並不一樣;但是或許有人放棄,有人追尋,這些繫於怎麼面對自己生命中的苦痛。只是,這一切藉由一位媽媽對自己女兒的堅持,拉開了一切的序幕。

        潔美的女兒馬雅有閱讀障礙,無法好好的在普通的學校得到完善的教育;在輾轉之下,進入了全賓州最惡名昭彰的學校──史密斯小學。亦因如此,潔美對於女兒遭受的對待極度不滿,慢慢說服另外一位需要的老師,一起改變學校,走過相當困難的程序,達到改革學校的門票。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追尋夢想是誰的權利?或許當生命已進入黃昏,已經沉浸於隨時可能無預警倒下的明天時,夢想可能已經奢侈。夢想或許可以很單純,但亦有可能並不可得,畢竟,身體的禁錮決定了一切。我們在故事之中,看到一群老人,以不老的心,藉由弘道老人基金會的幫助,完成他們的環島旅程。或許這對於一般年輕人來講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他們來講,已是一種奢求。

  導演一開始只是記錄車隊的旅程,但是在接觸之餘,慢慢的與老人熟識,滲入老人的生命故事,是故決定以生命歷程的角度出發,記錄這一群老人的故事。環島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載著亡妻牌位出遊的老師、在二戰時敵隊陣營卻一同環台的老人、相知相守的牧師夫婦、還有極具責任感即使病痛不斷卻仍堅持跟完全程的團長。每天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或許看似不長,但了足了許多老人多年的心願與遺憾,換來的是開懷的笑容,或許感嘆。鏡頭無法表達背後許多深藏的生命故事,但或許對於某些老人而言相當純粹;或許影片中所言,老小老小,很多人都回到最純真的自己,不談金錢、不談地位、不談利益,每個人都卸下社會價值之下的自己,與彼此相處、對話。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算大家都討厭狼,媽媽也會站在狼這一邊喔!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I

        《多桑的待辦事項》講述砂田知昭在癌症末期時,走過最後的生命歷程;由主角的二女兒砂田麻美掌鏡、執導。因為是以家庭錄影帶的構想與方式拍攝,所以並不會像一般記錄片:導演的形影再怎麼流竄於片中,畢竟都還是整個事件的局外人,並不能真實的參與整個事件;反之,導演因此不得不走過整個過程,並浸身體驗。依此,兩者的出發點便大為不同。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不到與母親渡過的小海峽。

──伊上洪作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少我們有一個人是幸福的。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你看到的只是外殼,裡面其臭無比,是死亡與腐爛的味道。

──《雙面誘惑》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唯一的障礙是你自己,放它走吧。

──勒羅伊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璀璨瞬間》講述瑞典首位女攝影師瑪麗亞的故事,為真人真事所改編。一開始的敘事觀點是她的女兒馬雅,筆者臆測應是因為故事的原貌由馬雅所述;但是在後來馬雅的角色雖然重要,但是並沒有延續開頭的敘事觀點。或許因為很多場景馬雅未能參入,所以導演無法讓她擔任敘事者,更進一步的可得知故事可能虛構的成份甚盛。

        在某個程度看來,這是傳記(文學、電影)無法逃避的現象,自無可歸咎;唯對於本片而言,導演以馬雅作為敘述者但未能延續的手法,筆者以為是本片的未盡完善的敗筆之一。更何況,馬雅既不是敘事者,亦不是主角,但是對於馬雅的孩時生活的過多描述,依筆者看來,皆是尾大不掉的贅語。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見了,拉扎老師》,原名是《Monsieur Lazhar》。筆者並不真正喜歡把「再見了」放在前面的片名,這無異透露片子的最後,拉扎老師必須與學生告別。

        片子開始,一群孩子在雪地的體育場遊玩,當天是星期四,西蒙幫全班拿牛奶的日子。卻因為先進教室的關係,他看到了上吊的導師──馬汀老師,垂直吊在上鎖的教室當中。群師得知這個消息,在各個同學將進教室之際,盡力阻止孩子進入,以免導致更深一層的傷害。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性愛告白》是黑白片,它原名叫作《Black&White&Sex》。簡單而言,就是劇中的導演想拍訪談單位性工作者的片,所以他請了一位性工作者站在架好的攝影機中間,進行訪談。

        題外話,其實筆者一開始沒有意識到它是黑白片,是很中間才意識到。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充氣娃娃,處理性慾的替代品。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天你遇見夢中情人,她就會想你之前是否跑到鄉下去了。」

「但如果她不是這樣想呢?」安祖潛聲問著,但安潔已經睡去。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蟬爬出土壤後,七天就會死掉,那麼,活到第八天的蟬,應該會因為朋友都死了,感到很悲傷吧?

第八日的蟬,或許可以看到許多更美的事物吧!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住在這裡就像批判,沒有和解的可能性。

可是你們是我的家人,你們一天有好幾次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片的簡介不看也罷。有監獄,有音樂,這種組合偃然 是一種完美的音樂勵志片:一個女孩藉由鋼琴改邪規正的故事。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片的英文片名叫《The Girl》,中文翻成《被遺忘的女孩》。筆者不喜歡這個翻譯,女孩從頭到尾都沒有「被遺忘」,只是被執意要去非洲救援更多孩子的父母留在家中,由姑姑照顧。

        姑姑還很年輕,把女孩帶進了情竇的世界;不管是party、邀請女孩喜歡的男生到家中來、與女孩說起自己喜歡的男生等等。到後來,女孩以剪貼的方式,冒用姑姑的身份,向姑姑喜歡的男生表達她想要跟他一起出遊的信件;也和她自己喜歡的男生淡淡的交流。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一開始,片段式的描寫了現代社會中的荒謬情境,其實看似搞笑的一連串情景,真實發生在影片中的角色身上。它們的發生實際上有因而且可能令人沉痛,但是以速食式的方法帶過。這個手法為本片定調:一、表面看來不可解的事情,其實背後都有深沉的原因,端視是否願意或有機會瞭解;二、本片實則荒謬,但荒謬的背後埋藏了深深的悲痛。
  作為引子的姪子與松子皆是。貳在故事的起始,無論是從其父或是鄰居的言談,對松子都是負面的評價。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去電影院前,與H討論要買什麼飲料、零食進去。看電影吃東西一向不是我的習慣,只是覺得有點百無聊賴;香港太多粗製濫造的愛情片,鄭秀文與古天樂的《百年好合》,做作的不知所以。
  嘻嘻哈哈的進了電影院,情緒隨著爆米花的口味略鹹略甜,戲不經意的在我眼前播放起。

周大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